近年來,浦東新區在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農村土地流轉機制,鼓勵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精心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為全市面上加強和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積累了典型經驗。截至2015年底,全區農村承包土地面積23.8萬畝,土地流轉面積18.1萬畝,流轉率76.1%。主要做法。
一、發展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2011年,浦東新區新場鎮王橋村農民通過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形式,組建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甜咪咪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并提出以土地股權為依據參與合作社盈余分配,進一步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該村在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中,注重把握好幾個關鍵環節:一是堅持農戶主體地位。在堅持平等協商、依法、自愿、有償原則的基礎上,規范土地入股操作程序,確保農戶在土地股份合作社中的主體地位。二是明確股權設置。合作社股本1畝土地折算為1股,總股本3101股,主要由個人股和集體股組成。其中:個人股是根據農戶自愿參股的土地面積進行折算,股本為1905股;集體股為村組集體農場土地折算成股,股本為1196股。三是健全治理結構。依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制定了合作社章程,由入股農戶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簽字通過。同時,分別選取產生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其中成員代表大會由入股農戶代表推選產生35名成員組成,討論決定合作社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重大事項。四是合理分配收益。合作社收益分配以股權平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積累共有為原則,實行獨立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股東收益分配分為托底分紅和盈余分紅,其中:托底分紅是每股按照新場鎮當年土地流轉指導價兌現,每年12月31日完成結算工作,次年1月31日前交付股東,2014~2015年托底分紅為1050元,每股獲得盈余分紅為700元。
二、開展農村土地流轉信托試點
為進一步創新農村土地流轉方式,降低農村土地流轉風險,提高農民的土地流轉收益,2015年,浦東新區探索推進農村土地流轉信托試點,特別是該區周浦鎮四季花海土地流轉信托項目的成功運作,實現了本市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信托機制的第一單,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是流轉模式比較新穎。土地流轉信托主要是指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制和保障農民承包權的前提下,由政府出資設立的信托中介服務機構接受農民的委托,按照土地使用權市場化的需求,通過規范的程序將土地經營權在一定期限內依法自愿、有償轉讓給其他公民或法人進行農業開發經營活動。二是項目運作比較科學。四季花海土地流轉信托項目主要是由周浦鎮政府、界浜村委會、周浦農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交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銀國信”)等多方共同參與運作,共流轉農民土地371.8畝,具體運作由交銀國信以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信托財產設立“交銀國信?周浦花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單一信托”,交銀國信作為信托計劃受托人對信托財產進行管理,并將該信托財產出租給運營方——界浜蔬果專業合作社,由其開發花海生態園并進行后續運營管理。三是流轉風險有效控制。土地流轉信托機制為農戶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增加了風險防控機制,四季花海土地流轉信托項目約定,經營方未能按約定如期向農戶支付土地流轉收益的,交銀國信擔保支付拖欠受益并有權通過法律途徑更換承租人。同時,交銀國信作為專業的金融機構,可以更好地幫助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解決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并逐步將優質客戶資源、金融資源注入土地流轉信托項目,有力促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農業增效奠定了良好基礎。四是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四季花海土地流轉信托項目約定,從初始流轉年度起,農戶每畝地每年將享受土地流轉基價1800元和每年遞增5%的土地流轉收益。同時,農戶也可與界浜蔬果專業合作社簽訂用工協議,繼續在四季花海生態園工作,在原有的承包土地上既可獲得土地租金收入,又可獲得工資性收入,真正成為了“雙薪農民”。